教师资格面试答辩之新文化运动
1.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,一流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什么样的进步经历?
【参考答案】
睁眼看世界:以林则徐、魏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倡导学习西方一流的军事技术,抵抗列强侵略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。通过编译西方资料、介绍西方历史地理、仿制西方战舰等活动,开阔了大家的眼界,冲破了闭关锁国的藩篱,为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奠定了基础,但他们以维护封建纲常为出发点。
走出国门看世界:以曾国藩、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。通过创办近代军事工业、近代民用工业、近代新式学堂和近代海军,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,但没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。
仿洋改制看世界:以康有为、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兴民权、实行君主立宪、进步资本主义、挽救民族危亡,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。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用途,促进了人民的觉醒,但未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进步道路。
2.文静复兴、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同点。
【参考答案】
背景:都是因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封建统治产生矛盾,适应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。
内容:都提出和传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、倡导和看法。
性质: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,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进步做了思想上的筹备,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做了筹备。
影响:都起了思想解放有哪些用途,都有益于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。
3.近代中国每个阶级、阶层向西方学习,历程了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规范,再到思想的经历,导致这一变化是什么原因有什么?
【参考答案】
社会背景:中国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,民族危机日益加剧。
经济政治: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,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并先后登上历史舞台。
外部原因: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具备渐进性。
思想观念: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。
4.你的教学难题是什么?你如何突破的?设计意图是什么?
【参考答案】
本课的教学难题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。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较为抽象,学生很难理解和把握,因此本课通过解析材料和小组讨论的办法,层层突破难题。一方面,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材料,学会论从史出的学习技巧,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影响,提升概括的能力。其次,通过小组讨论的办法,提升学生参与度,及自学学习探讨的能力。
5.教师怎么样讲授历史人物?
【参考答案】
生动具体。讲述人物的具体事迹,通过人物的语言、行动、著作、衣着打扮等,塑造出生动的形象。在讲述人物活动、思想时,教师还可以运用人物的画像、与人物有关的文静作品等资料,使一个个历史人物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目前学生的面前。
褒贬功过。在建构人物形象基础上,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看法对人物的功过是非做出正确的评价,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人物的本质。
以上就是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《新文化运动》答辩题目及分析,更多教师资格面试资料,可查询中公教师网|教师资格面试频道。
中公教育分析
h3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(h3中公教师考试h3)
h3回复h3我要过面试h3下载试讲教材(含音频)+答辩+结构化资料
注: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赏析,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,未经本网授权不能转载或摘编。已经本网授权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用,并注明"来源:中公教师网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法律责任。